第九百二十五章 是非功过与谁说(1 / 2)

海禁的主要目的是考虑到要消灭一些反叛的势力,因为当时沿海的民众会通过海上的活动去救济那些反清复明的势力,同时可以打击海盗以及走私,以此来保障当时社会的稳定。

因为当时已经有一部分的外邦人来到大清朝进行经商贸易,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,所以就设着了种种的障碍,实行严厉海禁政策。

早在四爷还在藩邸做雍亲王的时候,户部银库每年都亏损严重,入不敷出,财政亏空严重。

继位后想要有一番大作为的四爷,资金的扶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,那么这钱从哪儿来?

总不能让朝廷和盗匪一般抢来抢去的吧?

所以登基之初的四爷,面对的竟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阿堵物的琐事,国库严重亏空。

他接盘的是个穷的入不敷出的大清王朝。

如何赚钱这种市侩的事情,却成为了四爷登基后的第一要务。说出来都觉得让人啼笑皆非。

其实早在康熙朝中后期时,因为严厉的海禁,曾经富庶无比的闽粤大闹饥荒,还出现了争抢粮食导致人员伤亡的惨剧。

这一切惨况的根本,就在于当年康熙爷所订立的海禁国策,沿海居民靠海不能吃海,守着如此聚宝盆却在挨饿。

在康熙五十六年时进行第二次海禁后,更是引起了沿海百姓、商人的一致不满,最终广东、福建等地出现了人稠地狭,田园不足于耕的状况,曾经最富庶的地方变为了此等惨象,何其痛心。